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610
编号:13626620
放射治疗患者232例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0
     【摘要】 目的:探讨放疗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32例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运用护理程序对放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减少了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心理反应,保证放疗计划顺利实施,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做好放疗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放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肿瘤;放射治疗;整体护理

    放疗即放射性治疗,是指利用高能射线对人体患病部位的肿瘤进行照射,使病变的肿瘤细胞损伤坏死,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放疗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又会使正常组织受到损伤,出现许多特殊、局部及全身损害。这些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使患者痛苦不堪,甚至造成治疗中断。因此,做好患者的放疗前、中、后的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放疗的目的、方法及各种副反应的症状、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便使患者一旦出现放疗副反应时不会恐慌,并积极配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4 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32例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32例放疗患者中,男性105 例,女性127例,年龄18~86岁,平均52岁。疾病种类包括肺癌42例、鼻咽癌28例、直肠癌24例、胃癌18例、前列腺癌15例、宫颈癌25例、乳腺癌27例、食管癌23例、肝癌5例、腮腺癌5例、子宫内膜癌4例、皮肤恶性肿瘤8例、颈部恶性肿瘤8例。

    1.2方法

    对232例放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放疗前的护理

    1.2.1.1心理护理放疗患者普遍的心理状态为担心疾病、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等,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使其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2.1.2完善术前检查协助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 Pt+ApTT、肝肾功能、X线摄影等。

    1.2.1.3放疗定位放疗定位前须掌握好患者的病情,确定无放疗禁忌症条件下方可进行。指导患者去除随身物品,并向其介绍放疗定位的基本过程及应注意的事项,使其能正确配合。为了不使体位改变而致靶区移位,影响治疗精度,根据不同的治疗部位,必须重视体位的摆放,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体位要求。讲解要耐心、具体,必要时做示范,在实施扫描前让患者重复摆放体位1~2次,并嘱切记要领,以保证每次治疗时的体位与扫描定位时一致[1]。

    1.2.1.4改善全身情况注意营养调配,改善局部情况,避免局部感染。如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应做好辅助处理,包括理发、拔除龋齿、上颌窦开窗引流、气管造瘘口的护理等;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最好做鼻咽部冲洗;宫颈癌患者每天放疗前做阴道冲洗;食管癌患者放疗时避免吃硬性食物及刺激性食物等。

    1.2.2放疗期间的护理

    1.2.2.1心理护理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常出现疼痛、出血、感染、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应给予耐心关怀、解释、安慰并及时对症处理。

    1.2.2.2照射野皮肤护理放疗前应向患者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皮肤反应的重要性。保持射野区皮肤的清洁完好,皮肤标记清晰,切勿清洗照射野标记线,如发现标记不清楚,应及时请放疗医生描画。放疗中应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穿着全棉、柔软、宽松的衣服;避免暴晒、冷热刺激、黏贴胶布、粗毛巾擦洗,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剥等。照射部位的皮肤若出现发痒、红斑、脱皮、水泡、溃破及放射性皮肤炎的症状,要及时通知医生予对症处理 。

    1.2.2.3饮食护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应加强营养,对促进组织修复、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家属给患者送一些可口的食物,在饮食调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食多餐,给以优质蛋白质、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禁烟、酒,忌食煎炒、油炸、坚硬、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对腹腔、盆腔放疗患者,应避免进食高纤维素、易产气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摄入3000ml水,以增加尿量,将释放的毒素排出体外,可减轻全身反应[2]。

    1.2.2.4定期检查血象放疗期间患者常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会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每周复查外周血象1次,了解体温及外周血象的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白细胞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10×109/L,立即通知医生,使患者暂停放疗。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升白细胞药物,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并注意保护性隔离。

    1.2.2.5黏膜反应的护理最常见的是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黏膜干燥、红肿糜烂、溃疡、坏死,患者异常痛苦,不能进食甚至暂停放疗。指导患者做好自我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饭后及睡觉前后要用软毛刷刷牙,进低温软食或流质,必要时禁食。患者疼痛明显时给予生理盐水250ml、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80万单位、利多卡因200mg含漱,必要时超声雾化或用表皮生长因子口腔喷雾,继发感染需选用敏感抗生素[3]。

    1.2.3放疗结束后的护理

    1.2.3.1心理护理放疗结束后,虽然患者虚弱和疲劳也会随之逐渐消失,但是局部或全身仍可出现后期的放射反应,一般随着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反应会慢慢减轻,护理人员需要跟患者交代清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担心。

    1.2.3.2全面检查指导患者遵医嘱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象、胸部透视或摄片、肝肾功能检查等[4]。

    1.2.3.3饮食护理放疗结束后,仍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予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应注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保证营养的摄入。

    1.2.3.4加强出院健康教育叮嘱患者放疗结束后半年内均应注意保护照射皮肤,避免摩擦、搔抓,以防破损。放疗结束后一年之内,不要让放疗的部位暴露在阳光下。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时做好出院随访和门诊复查的指导。

    2结果

    通过对放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除了2例患者因自身病情恶化被迫中止治疗,余下230例全部完成治疗,无1例因并发症等原因停止治疗。23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9.13%。这说明,以上放疗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3结论

    本研究中的放疗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规范的操作,适时的健康教育,配合药物治疗,没有因为知识缺乏或心理问题使治疗中断,因而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保证放疗计划顺利实施,减少了治疗反应和心理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美英.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05):5253.

    [2] 曹鹏,吴艳萍.浅谈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3(21):146147.

    [3] 吴小红,潘爱君,杨柳,等.肿瘤门诊放疗护理干预的实践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11):5052.

    [4] 刘自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9):307308., 百拇医药(赵英)